行业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高质量推进开放银行建设

分享到:
2024-03-01 浏览:1804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 副总经理  王雍

开放银行建设开放银行是银行通过开放服务和数据共享等手段,与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伙伴及客户进行连接和合作,是加速银行数字化转型,将数字金融服务融入实体经济场景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重要承载。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十大进一步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行,在新的历史契机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依托开放银行建设创新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新引擎,践行社会责任和大行担当,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开放银行建设现状及挑战

工商银行一直高度重视开放银行建设,积极探索金融能力输出及服务开放,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一是建设以“走出去”为主要特征的API开放平台。2018年4月,工商银行对外正式推出API开放平台,实现了将全行金融服务能力汇聚为标准化对接、集约化服务的API产品。截至目前,已对外开放基础账户、支付缴费、投资理财等18大类服务180余个产品种类,发布5000余个API,日均调用量超过2亿笔。二是建设“引进来”为主要特征的金融生态云体系。2018年9月,工商银行正式对外推出金融生态云平台,以行业场景为切入点,推出包括教育云、医疗云、景区云等30余款金融生态云产品,累计触达企业客户16万余户。经过多年发展,工商银行开放银行对外服务能力及业务规模均处于同业领先地位。但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进行,这对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模式提出了新挑战:一是从银行视角提供的传统金融产品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化业务场景所需;二是银行传统的对客渠道拓客模式单一,客户增长乏力,对平台经济、产业链、中小微企业等新兴市场主体触达能力有限;三是银行端数据要素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与开放银行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不匹配;四是开放银行建设与推广上,银行业传统的以业务条线维度的管理模式难以保障开放银行的规模化发展。


二、新形势下开放银行建设新思路

结合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需求体系的新变化、新特点,开放银行的建设应以不断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和普惠性的现代服务体系为目标,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发展。


1.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建设灵活便捷、高效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加速推进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一是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整合,对金融资源要素进行数字化重构,快速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二是全力保障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客群的数字金融需求,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新业态支持的深度与广度;三是要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有效触达长尾客户,服务民生,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普惠性。


2.突破现有银行服务边界,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生态。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数字中国建设思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明确指出金融机构需“构建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加强金融科技共性技术、资源和服务的开放合作、互惠共享”。金融服务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机融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开放银行的重要发展方向。银行端应不断丰富与平台经济、产业链等新经济主体合作形式,探索利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赋能企业客户数字化转型工作。开放生态的建立,有利于开放银行进一步开拓客户市场,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也是推动自身经营模式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3.建设数据驱动的发展新范式,促进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银行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流程中重要的数据汇集点与中转点,应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促进开放银行新发展。在对客运营方面,通过整合行内外渠道、服务、产品等数据资源,建立企业级开放银行维度数据运营支撑体系,强化智能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在金融业价值链流转中的乘数效应;在风险防控方面,面对开放创新带来的新风险挑战,应通过建立数据驱动的智能风控体系,守牢稳健经营发展底线。


4.坚持科技自信自立,建立高水平科技支撑。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实的技术基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前提。伴随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与普及,金融新业态对科技架构前瞻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端需进一步坚持科技自信自立,持续加强前沿技术探索、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银行内部技术平台的支撑作用,通过技术驱动开放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民满意的金融服务新品牌。


5.构筑具有全局视角、高度协同的新服务体系。伴随着企业生产、服务和销售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客户对银行端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出全渠道、跨机构等共性特征。在新的形势下,需打破银行专业线维度的传统管理模式,以跨部门、跨产品、跨区域的协同机制建设为抓手,实现开放银行服务体系的统筹管理,包括发展规划、经营管理、风险防控等,建设统一管理平台,形成全行统一视图。结合开放银行生态创新特征,进一步完善涵盖考核评价、人才队伍建设等综合保障体系,从科学价值评估、数字化人才培养等维度深入探索,保障开放银行稳步发展。


三、推动开放银行竞争力提升新举措

1.坚持服务人民,塑造金融新供给。通过从“服务供给侧”进行数字化创新,丰富开放银行供给体系,提升多元客群的服务覆盖能力,以新供给塑造新动能。


一是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建立开放银行维度的产品体系,内聚金融供给能力,形成包含API-产品-组合服务多层次的开放银行服务能力全视图,支撑对客能力输出的灵活组装。通过对行业客户的经营场景和痛点深入剖析和提炼,组合不同层次服务能力,建立满足客户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综合化场景解决方案服务模式,输出更贴近客户的数字化一揽子金融服务。打造覆盖场景、产品、行业等多维度的产品供给货架,提升服务输出与适配的灵活性,实现开放银行能力输出从面向银行视角到面向客户视角的转变。


二是提升新市民客群服务能力,践行数字金融普惠性。我国外卖、快递、客运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约8400万人,该部分新市民日常金融服务均发生于互联网平台上(如美团、京东等),围绕此类平台经营需求特征,深入分析平台个体工商户金融特征与业务模式,对头部平台输出包含综合支付、资金清算、个人养老金、普惠贷款等能力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提升银行金融产品在新市民群体的市场适配度,塑造市场拓展新动能。


三是提升专精特新等“小巨人”服务,落实大行社会责任。以知识产权贷、认股贷等场景化融资方案为抓手,以服务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环节的场景为突破,建设涵盖收付款、商户物流、智能风控、投融资一体服务等集成“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服务流”的一体化聚合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转型数字化支撑,切实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


2.加速开放共享,探索金融新生态。开放银行特征是构建贯通客户生产经营全链条,融入客户内、外部各场景的开放服务能力,通过与合作伙伴能力互补,赋能合作伙伴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一是深化与平台型企业合作,提升中小微企业触达能力。目前全国各类中小微企业达4000余万户,大量中小微企业未与银行端直接建立数字化链接。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微客户服务能力,通过与平台场景方做精细分行业场景合作融合方案,使银行金融服务快速切入行业场景,实现与中小微企业客户场景链、价值链进一步融合。通过与平台场景方总对总的快速对接,支持中小微企业租户零开发、零测试地享受银行端金融服务,形成平台-租户-终端用户的全链条触达(B2B2C),真正做到将开放银行金融能力的输出模式,从“技术对接”转变为“无感连接”,赋能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是引入行业优质服务商,提供“金融+经营”一站式服务。传统对公线上企业网银、企业手机银行等渠道提供的金融服务以自建为主,整体生态较为封闭,客户规模难有突破式增长。为破解发展瓶颈,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针对与金融需求紧密相连的场景,引入垂直行业第三方优质SaaS云产品入驻开放银行平台,如电子合同、税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对公线上渠道嵌入SaaS产品入口,打通企业客户身份认证服务,供客户直接在线使用,为客户提供全场景服务体验,形成“金融+经营”服务矩阵,最终构建自有与开放相互支撑、双向赋能,无界融合的泛金融场景生态。


3.深化数据赋能,促进业务新发展。数据要素作为银行的重要资产,是数字金融的重要生产力,深化数据资产的应用,是新形势下开放银行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


一是建立智能化营销支撑机制,提升用户价值贡献。建立面向合作伙伴的数据洞察分析运营体系,通过线上智能化运营能力提升,为客户以及分支行提供全面、丰富、标准化易用的服务。基于客户交易行为数据以及产品使用情况,建立客户产品推荐、贡献度评价等运营模型,自动为客户经理推荐匹配的解决方案、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权益,实现精准化营销,深化银行端与企业合作,赋能客户成长。


二是对客输出产品化的数据资产,提升开放化程度。在监管合规前提下,银行端通过封装自身对客户的数据分析与洞察结果,以产品形态向合作伙伴输出,辅助合作伙伴进行风险防控及经营提升,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共享。如输出开放银行客户信用评级,辅助合作伙伴进行用户准入管控及评级认证,降低尽调等经营成本。


三是建立数据驱动的智能风控体系,守牢稳健经营发展底线。建立联动风险防范体系,整合工商、公安、银行等多方内外部反欺诈数据,与头部互联网企业反欺诈用户黑名单等资源互通,建立数字风控联动体系建设;打造智能化风控模型,基于大数据与AI技术,建立交易数据风险防控模型,实现合作方交易行为分析,识别交易风险行为。例如识别交易规模波动、交易关键要素突变等异常情况。


4.夯实技业融合,建立竞争新优势。金融新业态离不开领先的技术支撑,在开放银行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深化技业融合是保持开放银行建设工作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一是加大新技术应用,助力开放银行业务创新。深化人工智能、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开放银行支撑体系的应用,通过创新前沿技术应用场景,赋能开放银行获客活客能力。例如通过与具备较强实力的外部合作方隐私集合求交、联合统计等多方安全计算,提升C端客户的触达能力;通过智能外呼、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做好开放银行客户关系维护,为客户提供人性化、交互式的到期提醒、节日纪念日关怀等全方位服务,提升开放银行活客能力。


二是深化基础技术的前瞻研究,保障开放银行经济效益与业务连续性。推进柔性计算体系、硬件资源智能化管理、弹性伸缩等核心能力研究与建设,进一步挖潜物理机资源,提升开放银行金融服务能力输出的经济效益;强化云、分布式服务精细化灰度、合作方溯源、精细化监控等高可用支撑能力,保障开放银行各服务产品的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满足客户爆发式的业务增长需求。


5.坚持统筹发展,构筑服务新格局。打造卓越的开放银行,机制和人才是保障,在开放银行建设中,通过打破原有业务分工的束缚,建立高效协同的运作机制,加快数字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做好统筹保障。


一是践行跨专业、跨部门、总分行统筹联动机制。建立包含各相关部门干系人的开放银行专班,主导开放银行建设领域重大事项决策与协调。构建分工明确、高效协同的开放银行工作联动机制,横向打通业务条线、纵向贯穿总分行体系,发挥全行合力拓展市场。各分行构建跨条线作业的开放银行柔性支撑团队,负责贯彻落实开放银行规划和工作部署,组织辖内市场调研、场景研究和创新、重点客户营销等工作。


二是完善开放银行考核评价机制。突出“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基于开放银行数据经营管理体系,实现开放银行渠道各业务条线、各层级机构的交易规模、价值贡献、客户触达等量化数据的统一评价,激发各业务部门、各机构参与开放银行建设积极性。设立支撑开放银行拓展市场的新型指标,纳入分行考核内容,促进开放银行服务发展。


三是加强“懂金融、懂市场、懂运营”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开放生态下,优化人才成长路径,通过建立开放银行分享论坛,定期开展各分行优秀案例、营销实践分享;通过内部招聘与外部引入相结合方式培养行业领域专家,负责行业调研、趋势研判、挖掘行业各环节金融服务需求及痛点、提炼总结场景解决方案,并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行业场景运营,确保开放银行建设工作的竞争力和领先优势。


未来,工商银行将践行党的二十大“服务实体经济”理念,坚定不移走数字化发展道路,以开放融合、合作共赢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建设业界“产品供给最广、连接能力最强、数字服务最优”的开放银行服务体系。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金融电子化》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等非商业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